轻舟易联 - 智慧校园方案提供商
客服热线:400-800-5368
NEWS CENTER
新闻动态

如何开展优秀的混合式教学?

发布时间:2023-05-13 18:44 浏览量:

01

教学理念与目标:做有价值的课程

1、什么是有价值的课程

站在学科高度,是要充分了解课程知识空间,挖掘本质性知识内涵,能够跨学科、跨知识领域融合、整合课程内容形成新课程。

站在学生角度,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要考虑课程对学生未来发展有怎样的影响。要考虑学生的时间是有限的,教师虽然能够开设课程,但是学生是否有时间学习课程、学好课程,是课程论证要回答的问题。

2、OBE产出导向

传统的“以知识为中心建设课程”的方法需要转变为“以能力为中心”。

如果一门课程按照OBE理念来设计,应做到:

(1)将课程能力目标表述清晰。

(2)明晰如何达成课程能力目标。

(3)有了能力目标的达成标志,就要围绕这个目标的达成来组织教学。

(4)学习完成后能力达成的评估与考核。例如要求学生录制一段视频,呈现其程序编写与调试过程,同时要求学生在视频中讲解程序的逻辑思路。

3 、因材施教

传统教学中同一门课只有一个课堂,很难兼顾学生对课堂的差异化需求,有了线上课程支撑情况就不一样了,如可以将同一门课由1个课堂演变为4个课堂。

02

混合式课程教学设计

1、教学内容设计

教学内容设计是指对课程“讲什么”与“以什么次序、什么逻辑来讲授”的一种规划,是对课程本质性内涵与教学逻辑、教学脉络的梳理和提炼,通常以内容结构图、课程脉络图、思维导图、知识图谱等形式来表达,强调知识脉络化、内容可视化。

将一门课程的内容浓缩成一张图,体现了教师对课程本质性内容把握的程度。一门课有一张设计图,每堂课也应有一张设计图。

2、教学方法设计

同样内容可以有不同的教学方法(这里主要指讲授方法),如可以讲知识,也可以讲知识背后的思维与方法论;可以以解释概念的方式讲授,也可以以案例评点的方式讲授。不同的教学方法会取得不一样的教学效果。

3、教学活动设计

课程既需要“教”,又需要“学”,而学生“学”主要是通过设计不同教学活动来促进的,不同教学活动可以达成不同的课程目标。例如一种以检查学生自主学习效果为目的的教学活动 “亮功夫—找金子—矛碰盾”:亮功夫,要求课堂展示学生慕课学习成果、学习笔记,检查学生课程学习的广度;找金子,要求课堂展示学生对重点内容的学习程度,检查学生课程学习的深度;矛碰盾,要求学生课前准备问题,课堂提出问题,课堂回答问题,检查学生学习过程中是否有思考。

教学活动是需要时间的,一堂课的时间如何安排,分配给每个教学活动及每个学生的时长有多少是需要设计的,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课堂热热闹闹,而课程目标实现有缺”这样的现象。

4、学时分配设计

课程总学时应包括课堂学时和课外学时,但目前的“学时”一般情况下指的是课堂学时。在混合式课程中,线上课程也是有学时的,通常以线上视频时长来度量。

5、线上线下结合设计

①线上课程主要用于实现教师的讲授,慕课异步教;而线下课堂则主要用于实现学生的习练,课堂同步学,线上线下实现互补,这是较好的一种方案。

②虽然线上有完整的讲授,但是仍旧可以选择哪些课时以线上学习为主,哪些课时以线下课时为主,即虽然都有线上讲授,但是并不要求学生都在线上学习。

③线上课程可以从宽度上达成课程目标,而线下课堂可以从深度上达成课程目标,进而实现一门课程宽度与深度的平衡。

6、考核评价设计

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考核,并不仅仅是一种形式的变化,而是要充分发挥线上考核和线下考核的优势。线上考核可以实现自动组卷、自动评卷、同伴互评等,适合过程化考核和个性化考核,有利于度量知识目标是否达成,而线下考核则可以更多地考核能力目标是否达成。国家鼓励运用多种考核评价手段。

7、混合式课程教学设计的基本标准和优秀标准

理解上述内容后,再看《指南》就很清晰了。

基本标准,课程内容选择符合课程目标和本校学情。教学方法强调对引进慕课做好差异化、本地化、个性化改造,鼓励采用不同于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形式。教学活动鼓励“大班讲授+小班翻转”相结合。

优秀标准,在基本标准基础上,教学设计既要规范化,又要特色化,既要体现出线上线下的分工与合作,又要体现出线上线下合理分工对教学效果影响的判断。

03

混合式课程教学实施

1 、教学文件

(1)课程教学大纲。

(2)课程教学日历。

(3)教学要求学生须知。

(4)教案。

(5)成绩单。

2、教学资源

课程资源包括教师讲授视频、测试题库、讨论话题库、实验项目库等。自建的教学资源应突出特色化、差异化。

3、教学过程与活动

混合式一流课程强调课程实施期间的教学过程与活动应有实施佐证,如照片、视频等形式记录教学场景。教学实施过程包括课前、课中、课后的所有活动,但尤其要注意混合式课程仍然要以课中课堂活动为重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效率是关键。

4、考核评价

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都应围绕课程目标是否达成来组织考核,而不仅仅是形式上的变化。不建议用是否出勤、是否观看视频、视频观看时长、是否参与活动等方面的例行检查作为成绩评定项目。鼓励有创新性的考核形式,如借助于信息化手段的考核。审核考核评价的实施,可以发现其是否与教学设计相一致,是否能够佐证课程目标的达成等,是否有基于成绩分析的持续改进等。

5、教学数据记录

教学数据记录包括线上课程学习数据记录和课堂教学数据记录。线上课程学习记录可以通过课程平台获取学生参与线上课程的测试、讨论数据等形成;课堂教学数据记录可以借助于课堂互动辅助工具,将课堂上的互动情况记录下来而形成。

6、教学反思与总结

要能够基于数据分析混合式教学方案是否能够达成课程目标,是否存在问题。通过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评价的思考,可以促进教师不断凝练课程内涵,不断改进教学过程,进而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课程建设水平。

7、混合式课程教学实施的基本标准和优秀标准

基本标准强调有必要的教学文件、有特色化的教学资源。

优秀标准强调教学文件应完整、齐全,其中教学设计文件、教学日历、学生须知、学生成绩单等文件应体现出线上线下教学的分工与合作;教学活动实施、教学讨论话题集及讨论过程、教学实施过程数据等可追溯;能够以照片或视频的形式清晰记录体现不同教学形式、不同教学方法的教学场景。

有创新性教学方法实施的佐证,有特色化的教学资源,有充分的佐证说明学生对课程参与度高、讨论热烈;考核评价有体现一定难度、一定挑战度的典型考核内容或考核题目及考核结果;为学生深度学习提供了各种援助与指导,体现低起点开始、高落点结束,阶梯化学习路径与指导等;记录并可追溯在校学生的线上学习数据和线下学习数据,并有分析、有思考、有基于教学数据的持续改进建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