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30日,OpenAI公司向全世界发布了其最新的大型语言预训练模型——ChatGPT。
对于ChatGPT之类的人工智能取代教师之说,我的看法是:人工智能不会取代教师,过去不能,现在不能,将来也不能。但是,善于使用人工智能的教师,一定会淘汰不用人工智能的教师。
问:ChatGPT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了全球互联网龙头企业(尤其是微软、谷歌、百度、Met a等)围绕搜索引擎相关业务展开的搜索引擎大战。ChatGPT到底能够为教育、教学带来什么呢?
焦建利:在过去的100年里,每当新的科技被引入教育时,都会产生激烈的争论和普遍的担忧。在这100年里,我们已经见证了很多教育科技的应用和变革,其中包括黑板、放映机、计算机、互联网、平板电脑等,ChatGPT当然也不例外。
由于有了ChatGPT大型语言模型的快速发展,使得我们人类的学习方式会发生一个根本性变化,有助于推动学习方式从“搜索就是学习”逐步转向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传统的“对话式学习”,这种影响在今年已经显现出来了。
有了ChatGPT人工智能之后,每个人都有了自己的人工智能助理和私人学习的顾问,学习、教育教学变得更加个性化,因材施教有望得到落实。特别是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我们发现,在教育的生态里面,信息、知识甚至一些技能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将会是创意、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沟通,包括提问的技巧、协作、审美、情商和品格等。
我总结了一下,ChatGPT之类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以帮助人们完成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作为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代表,ChatGPT能够为教师和学生生成相应的文本,如活动方案、教学设计、随堂练习题等。配合第三方应用,ChatGPT还可以生成故事、电子书、讲义、教案、教学材料、视频微课,甚至演示文稿、代码和网站等。
二是作为一个基于自然语言的大型语言模型,ChatGPT更具对话性,且似乎更有语言天赋,它能够回答后续问题、承认错误、质疑不正确的前提并拒绝不适当的请求;还可以帮助学生、教师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抽象的概念和知识,并为教师提供课程相关支持,如回答学术(包括科学、历史、文学、数学等)问题。
三是通过使某些任务和角色自动化,ChatGPT已经为诸多工作场所带来重大变化。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不但可以自动化传统的体力劳动和重复性劳动,而且能够自动化越来越多的脑力劳动和知识密集型业务。
通过将ChatGPT的功能与其他人工智能技术(如人工智能艺术引擎)相结合,可以使目前由人类设计师、艺术家和内容创作者完成的任务自动化;它还可以使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相关业务自动化,如为学生和教师提供学习资源,帮助教师和学生寻找有用的学习资源。
四是ChatGPT的应用场景不仅仅体现在常规工作和教学业务中,在科学研究领域,ChatGPT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许多科学家和研究人员尝试使用ChatGPT辅助科学研究过程中的某些任务,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绩。
如研究人员可结合ChatGPT和其他大型语言模型来确定研究空白、进行文献综述、起草论文并修改完善,撰写演讲稿以及编写计算机代码等。
问:人工智能面临着一定的应用风险问题,包括技术伦理、技术向善、隐私保护等,这些问题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在运用ChatGPT等AI软件的过程中,您遇到了什么问题,有什么样的思考?
焦建利:在我看来,今天我们看到人工智能对于教育在法律和伦理方面的议题,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我认为它带来的挑战和问题是不确定性和错误的信息,ChatGPT经常会生成一些不准确的信息、误导性信息,给人们带来很大问题。比如,我曾经问ChatGPT谁是乔姆斯基,它告诉我是演员,这是错误的;后来,我用英文问,谁是Noam Chomsky,它的回答是正确的。
所以,有的时候我们会思考,究竟它给我们的答案是对的还是错的,还是我们提问方式有了问题,我们批评ChatGPT的语言模型边界和局限性的时候,是不是我们提问的方法出了问题。
就好比,并非每一个会说话的人都会聊天,否则,就不会有“把天聊死了”这样的说法了。我们使用ChatGPT之类的聊天机器人,需要学会怎么和它愉快地聊天,这就涉及了一个被称之为“提示语工程学”的领域了。
二是,ChatGPT经常会产出一些并不可靠的内容。比如,在应用过程中间你会发现,它会给你提供一些不存在的信息,我曾经遇到过,我让它列出一些我自己研究的一个课题,有关的参考文献,希望用MAPA格式来给出这样的文献。
它列的非常规范,看上去非常漂亮,但是当你去搜索,发现这个文献是不存在的,所以这变成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尤其用到教育教学里面的时候,这种不可靠会带来很大挑战。
三是,我曾经开玩笑地问了ChatGPT一个很荒诞的问题,我问“为什么在慢跑之后吃自己穿的袜子更有营养,更有利于健康?”ChatGPT是怎么回答我的呢,它说“因为慢跑可以帮助我们消化脂肪,而袜子里面含有营养成分,比如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等等”,它在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
四是,数据安全的问题、隐私保护以及相关法律的关注。比如涉及了攻击性信息、种族歧视方面不恰当的内容,甚至一些有毒的信息,由ChatGPT的人工大型语言模型产出,很多专家谈到了这一点,我很同意他们的看法,这点看法类似于莎士比亚讲过一句“本无好坏,取决于人怎么思考”。
还有就是由于大型语言模型训练带来的偏见,涉及相关语料和相应问题,可以看到这方面的情况还是比较多的,因此,也有人批评在教育里面它带给我们的是什么,有人认为它是“教育的瘟疫”,有人说“抄袭变得更容易了”。
五是,开放性和公平性的问题。在很多专家讨论人工智能里面提到了,以Open AI为例,它的名称是Open,是不是全世界的人都能使用它,我们今天讲由于技术的原因带来很多挑战和问题。
但是,归根结底我的看法是,这取决于我们怎么使用它,如果以正确的方式使用它,它会成为我们教师的朋友。人工智能伦理的问题变得非常重要,我们今天需要采取一些行动来解决这些问题。
其实,这几个月来,人工智能发展实在是太快了,快到让人瞠目结舌,目不暇接的地步。难怪网友惊呼,“日日工业革命,夜夜文艺复兴”。我觉得,人工智能真正带来的冲击是全新的工作方式,所有的软件和平台都将会被人工智能刷一遍,成为人工智能软件。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每一个人,也都将被人工智能赋能,否则,就会被这个时代淘汰。
让我们一起见证历史,共同创造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