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教育路上可能存在的智“障”问题
01 昂贵的大屏幕,价值几何?
02 巨额投入,效益何在?
03 数据多,就是“大数据”吗?其价值在哪里?
04 没有PPT,我们能否顺利进行课堂教学?
05 我们是否在玩弄概念,开展虚浮的科研?
破局之道
01
教学理念:数字化时代的学习到底应该是怎样的?
深探智慧教育理念时,洪老师三点阐述均涵盖了核心要点。首先,智能学习或智慧教育体现在新的教育环境强调了利用技术促进更加有效的学习——不仅在效果上,同时也在效率上。其次,这并非仅仅依赖现有的软硬件设施,而是深刻依赖于学习者在实体课堂或虚拟学习环境(VLE)中的知识构建方式。
再次,超越基础设施的依赖,向学生提供已验证的方法以支持他们以逐渐、自然且有效的方式发展多元技能,显得尤为关键。显然“效果+效率”“知识建构”“渐进、自然和有效方式”都是内核点。
南洋理工大学通过其五个巅峰定位,即“可持续地球、社区安全、健康社会、未来学习、全球亚洲”,不仅提出了理念,更是体现了一种将教育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的具体实施方案。这种定位旨在通过教育过程解决社会问题,并培育学生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关于学校与社会的关系,洪老师明确表示:“学校就是社会的一部分,社区就是课堂。我们教的学生是社会中的一部分,并不属于课堂。”在南洋理工大学,学校与社会之间的边界被打破,这里没有明显的围墙,校门也非常不起眼,一切都显示着教育的开放性和实用性。
洪老师还说:“职场上的‘所行’,并非我们在课堂上‘所学’”,强调了在现行教育体系下的自我审视的必要性。问题在于:我们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是否已经足够贴近实际,满足社会的真实需求?我们如何确保教育能够成为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强有力支持?
最后,“以学生成长为中心,推动教育教学变革”。在南大,与学生成长无关的任何部门和项目都将受到严格审查。这不仅是理念上的转变,更是教育目标的明确定位和坚定实施。
02
学习空间:如何营建建构式的学习环境?
数字化时代,学习空间的设计和管理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洪老师通过大量图片,分享了他所领衔的空间设计理念和实践。
首先,学习空间设计必须紧紧围绕“服务学习体验”这一核心要点。南大的56间“蜂巢教室”成为一个静谧而便利的学习与合作园地。协同教学在这里得到支持——多名教师联手,各显所长,共同打造了一个丰富的教学场景。
物理空间的巧妙运用,如“桌面红绿指示的两个视频接口”“可写画墙面”“可更换的亚克力板桌面”,同时通过稳定的有线投屏分享学习内容,鼓励学生间的互动与主动学习,在激发教学多样性上功不可没。其设计的灵感来源于自然——蜜蜂在采蜜与酿蜜间自由穿梭,保证学生在多种学习模式下的流畅体验。
对于空间与资产的合理利用,南大同样做得很好。例如,巧妙地在教室的一个角落打造了AR/VR体验区,避免了占用过多空间的同时,让更多资源真正为实质性的教学服务。
综合来看,南大通过一系列的创新实践,在学习空间的设计和管理上精心打造了一个多元、互动、以学生为核心的学习环境,实现了数字化时代的教育理念和实践深度融合。
03
信息技术:如何修炼和提升教师的使能技术?
教师角色的转变。在数字化时代,教师的角色正经历着重要转变,这一转变强调师生的互动、协作,以及对学生作为积极学习者的认可。洪老师说:“老师需转型为反思式教学的实践者,不断优化自身方法,并将学生视为学习的同伴,即便是本科生也应得到像指导研究生般的教学。”教师是学习、探索和合作的指导者,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不断的自我反思和根据学生需求进行方法上的微调,确保教学始终聚焦于学生。
技术在课堂的应用。科技不仅助力环境和过程的优化,更成为提升教学体验的关键工具。简单来说,课堂里的各种元素,如“灯光、音响、光线”,都能产生有用的数据。这些数据能帮助我们找出并优化影响学习质量的各种因素。关键在于科学地整合和运用这些技术,使其务实地服务于教育目标,持续推动教育质量和效率的提升,同时始终不忘关注和优化学生的学习体验。
智慧教学的实施:智慧教学致力于解决教师备课、评价、学情分析及作业批改的实际问题,简而言之,就是要努力实现“因材施教”与“个性化学习”,因而需要特别关注学习方式与作业设计的创新。这不仅是利用技术提高工作的便捷性和效率,更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和研究,持续创新和优化教学内容与方式,进而真正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效果。在智慧教学的实施中,始终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师生互动与合作,并着力理解及挖掘学生的潜能和需求,成为整个实施过程的核心理念和方法。
04
如何使用信息技术支持个性化学习?
运用信息技术支持个性化学习尤为关键,这主要体现在通过大数据和智能化技术精准跟踪学生的学习轨迹,并定制个性化学习方案。例如,使用AI工具,教师能深入分析学生的学习历程,准确发现各科的优势与不足。若某学生阅读能力弱,老师就推送量身定制的阅读材料与练习;若某学生在分数运算上反复出错,老师就推送额外的练习和辅导材料,教师也会提供精准辅导。综合来看,运用AI能实时分析学生的作业与测验数据,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来应对学生的学习难点。
05
如何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
在智慧学习环境下,教材的电子化和动态化不仅提供了一种多维度的学习模式,包括阅读、观察和实践操作等多元化学习活动,更进一步构建了一个促进学生深度思考的学习场景。知识图谱,即通过构建概念与知识点间的网络联系,使教师能够精确识别学生在学习路径上的薄弱环节,并在特定知识领域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与指导。
借助大数据技术进行学生学习路径的分析,我们能够精确地捕获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并通过多种学习形式,包括个体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及交互式学习,最大化应用学习资源。例如,通过分析学生的在线学习行为数据,教师可以识别学生的学习风格和潜在挑战,进而调整教学方法以更好地适应每个学生的需求。
在智慧教育洪流中,教育者与技术携手共舞,蕴藏着无尽的可能。在这一波潮席卷之下,我们需要有勇气直面并深入解析探索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误解和困境。更需要通过借鉴他山之石,提升我们的洞察力,明晰前行之路,规避障碍,坚定地拥抱教育的未来。